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上海高考 > 文章正文
 
07年上海普通高校招收应届“三校生”报名工作问答
2007-3-29 来源:不详 【字体:小 大】
1、今年普通高等院校招收“三校生”有多少所院校?招生计划是多少?  

今年本市普通高校招收“三校生”有31所院校,招生计划共12291人,其中本科380人,专科11911人。


2、参加 “三校生”高考的报名对象有什么规定?

   下列三种对象可参加5月份的“三校生”高考:

(1)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全日制中专、职校、技校应届毕业生(简称应届“三校生”)

(2)部分中职校经市教委批准招收的外地户籍应届毕业生

(3)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在外省市就读的应届“三校”毕业生

注意:如这些考生已报名参加2007年6月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则不能再报名参加“三校生”高考;3月底4月初已被11所自主招生院校录取的高职专业考生也不能报考。


3、如何办理报名手续? 

应届“三校生”高考报名采取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的办法,具体报名时间、步骤和规定如下: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07年4月2日—4日

网上报名步骤:

登录报名网站“上海招考热线”www.shmeea.edu.cn或www.shmeea.com.cn——点击“新用户”——输入身份证号码——点击“注册”——阅读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场规则——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拍照号判别(考生报名前向自己学籍所在的学校索取自己的拍照号,如果已取得号码则选择“有”,并准确输入十位拍照号;如果没有拍照号,可在本选项中点击“无”进入下一流程)——阅读有关政策及操作要点——输入基本信息(包括自己设定6位数供网上报名使用的密码)和填报志愿——浏览所填写的信息确认无误后提交——取得报名流水号,网上报名成功。

友情提醒:

①4月2日—4日期间,如果要修改自己已经填写的信息,可登录报名网站,在“是否新用户?”选项中选择“否”,然后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和网上报名密码,即可看到自己的信息,如有差错,4月2日—4日期间可以在网上修改。

②网上报名结束,考生报考第一志愿院校信息和第二志愿院校信息均不准再更改。

③考生应记住报名流水号和自己设定的网上报名使用的6位数密码!

④考生在报名前应对自己想报考的学校作一些了解,可以通过报纸、学校网站、学校招生简章等对学校有初步的了解,特别应记下学校的地址、咨询电话等。

⑤网上报名后最好把自己第一志愿填报的学校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摘录下来,便于前往现场确认和专业考试。

(2)现场信息确认时间为4月14日—15日,地点:考生报考的第一志愿高校或高校指定的地点。

现场确认时考生必须携带的证件和材料:

①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学籍所在学校的学生证

②学籍所在学校出具的报考资格证明

③网上报名流水号

④报考费:报名费25元/人,文化科目考试费26元/科

注意:现场确认时考生应仔细核对报名信息,确认无误后才能签字,考生在报名表上签名就不能再更改了。特别要注意核对家庭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信息,如果信息差错将不能及时收到成绩通知单和录取通知书了。


4、填报志愿有什么规定?

应届“三校”毕业生可按文、理专业大类对口的要求报考有关高等院校,可填报二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内可填二个专业(系)。招生院校按志愿先后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友情提醒:①大类对口是指考生现在就读的中职专业和自己要报考的高校专业基本对口,因为不同专业对专业的基础要求是不同的,学校加试的专业技能考试科目也不一样,考生应该报考自己比较擅长的学科。

②所报2所院校的4个专业必须科类一致,即全部是文科或全部是理科,不能交叉填报!且以第一志愿院校的第一专业判定考生填报志愿的科类。


5、艺术类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的志愿能否交叉填报?

第一志愿院校的第一个专业填报的是艺术类专业,第二专业志愿和第二志愿学校的二个专业可以填报艺术类专业,也可以填报非艺术类专业。如果该考生未被艺术类专业录取,其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非艺术类专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可按其所填的非艺术类专业录取。

若考生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第一个专业是非艺术类专业,第二专业志愿和第二志愿学校的二个专业也只能填非艺术类专业(即所有专业只能填非艺术类专业)。如果该考生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非艺术类专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但未被所填报的志愿录取,在补填志愿时,也只能补填非艺术类专业。


6、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和上海电机学院既有本科专业,又有高职专业,是否可以都报?

如果考生既要填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或上海电机学院本科专业,又想报该校的高职专业,可在志愿栏内填本科专业,在备注栏内填写高职专业(限报2个专业),填写格式为:院校代码-专业代码,2个专业志愿之间以逗号分隔(数字和符号只能用半角字符)。在备注栏内填写的专业必须是志愿栏中所填的本科专业院校的高职(专科)专业,填写其他院校的任何专业志愿均无效。


7、没有拍照号是否影响报名?

没有拍照号码不会影响考生报名的。“三校生”的数码照相由健生公司负责进行采集,大多数考生不用再拍摄数码照片。对于信息库中没有照片的考生在第一志愿高校现场信息确认时,学生会得到通知到指定地点拍摄。拍摄数码照片时间为4月14日至17日(地点:瞿溪路350号)。



8、“三校生”高考有没有咨询活动?

全市统一组织的网上咨询时间为4月1日(星期六)上午8:30—下午4:00,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和31所招生学校都参加。网址:上海招考热线:www.shmeea.edu.cn  或www.shmeea.com.cn ,东方网:www.eastday.com

各校自行组织的咨询活动和联合咨询活动时间考生可留意媒体和网站信息。

考生也可以通过招生学校的网站或电话了解咨询有关问题。


9、“三校生”高考的考试科目?什么时候考试?

普通高校招收“三校生”考试分文化课(语文、数学、外语3科)和专业技能课(2科)两部分,俗称“3+2”。

(1)文化课考试科目、时间: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

考试时间:5月19日(星期六)上午  9:00—11:30 语文 ; 下午2::00—3:40 数学;

          5月20日(星期日)上午  9:00—10:40 外语

(2)专业技能课考试由考生第一志愿报考的高校组织实施,考试内容、时间详见各招生院校招生简章。

(3)各科考试成绩: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听力为20分)三门文化课,满分均为100分;两门专业技能课,满分均为100分;总分为500分。


10、考生要不要参加所报考的第二志愿高校组织的加试?

考生不必参加所报考的第二志愿高校组织的加试,如果没被第一志愿录取,所报的第二志愿的高校会参考所报第一志愿高校的加试成绩,按学校招生章程的规定录取。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必须大类统一,文理不能交叉填报。


11、统一文化考试是在报考的学校进行吗?什么时候领取准考证?

统一文化考试由区高招办组织,考试地点详见《2007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专、职校、技校应届毕业生报考指南》中各招生学校安排。考生勿忘:5月15日到报考第一志愿的高校或高校指定的地点领取准考证。

专业考试由考生报考第一志愿的高校安排。


12、“三校生”高考如何体检?

“三校生”的体检工作,由考生毕业学校与所在区、县体检站联系组织进行。

招生院校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办学条件和专业培养要求,提出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补充规定,并事先向社会公布。新生入学后,招生院校可对录取的新生进行复查。



13、“三校生”高考可以报考艺术类专业吗?如何参加专业技能课考试?

普通高校招收“三校生”计划中有部分学校开设了艺术类专业,考生可以参看《2007年上海市普通高等院校招收中专、职校、技校应届毕业生考生报考指南》中学校开设专业后面“科类”要求。艺术类专业加试科目就是学校“专业技能考试科目”,因此,只要在网上报名并填报志愿后,专业技能课考试的报名也完成了,不需要另外报名,只要在4月14日—15日到第一志愿报考的高校确认就可以了。

注意: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看清学校开设专业的专业技能课考试科目是否适合自己。


14、“三校生”高考有什么加分政策?加分分值是多少?

“三校生”高考加分有二种,一种是推荐加分,一种是政策性加分,具体项目、加分条件和加分分值如下:

 
 

项目

加分条件

证明单位

加分分值

提交方式

 推

 荐

 加

 分

在校期间曾获得省市级(含省市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称号者

1、本市考生符合加分条件者,由考生所在中职学校将名单上报市教委审核

2、户口在本市、而在外省市就读的应届“三校”毕业生中符合加分条件者,直接向市教委提出申请,由市教委负责审核。

12分

市教委审核批准后送市教育考试院

在校期间2次获得或毕业学年期间获得1次区县或主管局表彰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称号者

6分

在校期间获得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三等奖(含三等奖)以上或本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个人全能奖的技能特长生

6分

少数民族

户口所在地的区(县)民族事务部门证明

3分

考生将有关部门证明(原件)在现场确认信息时交给报名高校审核。

归侨及其子女

上海市侨联

3分

华侨及其子女

户口所在地的区(县)侨务办公室证明

3分

台湾省籍青年  

上海市台联证明

3分

烈士子女

户口所在地的区(县)民政部门证明

10分

注意:

1以上附加分均是在三门文化课总分上加分

2同时符合推荐加分和政策性加分条件的考生,投档时只取最高的一项分值作为考生附加分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